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股票小技巧: 如何在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今日想講講一個實用小技巧.

一般人買賣股票都係輸多贏少,其實大部份不是智力問題,而係心理問題.

當然大家都知要「低買高賣」,但現實卻變左「高買低賣」。主要是因為心理壓力,跌既時候不願忍痛割愛, 升既時候卻過份興奮。

跌既時候, 很多人不理會,只希望佢會有日升返上來,現實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愈跌愈低,最後拋埋一邊唔理,不願面對失敗,令一個結果是最終反敗為勝,但不知要過多久,有些股票可能要5年, 10年, 甚至20年才反回投資者的買入價,真的是個人理財的「大蕭條」. (註一)

更可惜的是,如有幸回升投資者的買入價,證明該公司盈利已經大有改善,再上的可能性十分高,但投資者對多年沒有表現深深不憤,只要回升買入價,就立即拋售,一點賺頭也沒有,就高呼好彩走得快,然後說股票都是騙人的,最後看著該股進入新的高位。

所以我不需多說股票下跌時應該如何。

今次我想說如果升應該如何。

可能因為大部份人已經習慣投資輸錢,所以有日一隻股票竟然開始賺錢, 就會變得十分緊張,好像下一秒那些利潤就會不見了.貪婪與恐懼 (Greed and Fear) 一直都是股市的幕後推手,投資者如果絕對理智,沒有貪婪與恐懼,就不會輕易作出愚蠢決定。可是聖人沒幾個,有都可以錯,所以必須有些克制自己的機制,才可以令自己在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上圖是佳明集團控股 (HKG: 1271) 今年8月上市以來的圖.佳明集團是的建築承建商,為主承建商為本地大型物業發展商提供住宅物業發展項目的樓宇建造服務,因為成本上升,所以他們很聰明地轉型為高利潤的數據中心租賃業務.這種「沉悶」的公司,永遠都不會得到主流重視,沒有財經新聞會提到他, 沒有股票經紀會推薦他,大家都喜歡走去看匯豐,中銀,中國人壽,google, Apple, 這些大藍籌股, 可能他們的故事比較有趣,但他們的股價才是真正的沉悶。

佳明在2013年8月上市,在$0.8到$1左右上落,當我得知他們真正的業務是高利潤的數據中心, 我在9月30日開始買入,投資1萬6左右。

你在上 圖可看到他在10月開始升。
問題來了, 如果你的萬6元升了5%, 多了$800,你的腦子在想甚麼?
1. 嘩!$800, 走人!
2. 嘩!$800, 太少, 拿來幹嗎?

如果你選一走了,就不用看下去。
如果你選二, 結果之後在一個星期升到$2一股,50%!你的腦子在想甚麼?

1.嘩!50%,賺$8000,這世從來未試過一星期賺8千,即走!
2.嘩!50%,很亂,唔知點好.
3.嘩!50%,唔理.

如果你現在選一,也可以不用看下去.
如果你現在選二或三,無論你如何決定,我也可以肯定你的心理一定承受某種壓力.這和股票升了多少沒有太大關係,而是跟你內心的貪婪與恐懼有關.

2. 很亂,唔知點好.是因為恐懼,害怕失去.
3.唔理.是因為貪婪,以前一年10%都覺得很不錯,現在一個星期50%,覺得更多是應該的.

我的技巧就是對付這種人性的弱點.

為甚麼我通常買最少三手?是因為想比自己三次機會.

在這個例子,1萬6的投資額,升了50%就變成2萬4,你應該先放走一手(三份一),不是因為你估佢會回落或繼續升,而是因為回收資本會減輕你的心理壓力.

賣走三份一,你就可以拿回8千,是你投資額的一半,這樣就算跌,你也肯定不會輸太多,如果升,比你放走全部股票,也不會太傷心。

結果這隻股票繼續升,已經多50%,升到了100%.你「剩下的」$16,000,又變回$24,000.但跟上次2萬4不同,上次的2萬4是由1萬6的投資額變成的,但今次卻是由8千變成!

你於是又放走一手,這樣你一共收到$2萬(上次8千跟今次1萬2千),已經比你原先投資的$16,000多了$4000.但你剩下的一手股票還值$12,000.

重要的不再是剩下的一手股票值多少,而是你擁有的安全感.因為你原本萬6元的投資額已經安全,而且已經確定多賺了$4000,剩下的一手股票是免費的,無論他跌到零,或再升10倍,你的心情已經不會再受影響.

在我自己的實際操作.
我在9月30日以平均$1.34一共買入了三手(一手4000股),花了$16,080
在11月21日,$2.1放了一手,回收了$8,400
在今日12月3日,$3.1又放了一手,回收了$12,400

花了$16,080,共收了$20,800,實現利潤$4,720

剩下的一手4000股,現值$12,000多,但我當是多得的,免費的,無論佢跌到$0,或升到12萬,我都絕對安寢無憂.

這就是我想分享的其中一個股票小技巧.

(註一: 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由美國引起的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美國股市要25年才可從1929年華爾街股災恢復.)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黃金投資

箴言16:16 「得智慧勝似得金子;選聰明強如選銀子。

股票升到一半, 匯豐最新的環球基金經理調查結果顯示, 有75%基金經理表示將在第一季增持股票, 其餘25%則對股市持中立看法, 沒有基金經理表示會減持股票. 過去歷史說明大多數, 大部份人的看法是錯誤的.

我算是25%的基金經理, 對今年不會太樂觀, 但也不會減持股票, 因為價值投資是長線投資, 買的時候已經深思熟慮過, 除了特別原因, 買入的股票不會因為升了幾十個百分點就隨便賣掉.

我有個保險客戶是在首飾店做銷售員的, 今天交張賠償支票給她時, 順便問下她的金價, 原來在首飾店的金大部份叫飾金, 和金粒是不一樣的, 她也不是太專業, 哈哈, 但最後我都決定買了一些金.

當然我不是今天才決定買金, 其實一早已經做了些研究. 黃金是所有貴金屬中最受歡迎的金屬, 除了其在古代 (特別是東方), 象徵皇族, 權力, 富貴的特色, 也因為黃金有其作為金屬的實際用途, 而不只是用來看的. 

不單在中國, 以色列的最光輝的所羅門王年代, 聖經中描述: 「所羅門王一切的飲器都是金的,利巴嫩林宮裡的一切器皿都是精金的。所羅門年間,銀子算不了什麼。 」, 歷代的以色列人都特別懷念那個朝代.

而在西方對黃金的看法也大同小異, 比東方更早被基督教開發的西方經濟,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還是以黃金作為經濟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 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含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 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 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值-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

金本位制通行了約100年,其崩潰的主要原因是: 黃金生產量的增長幅度遠遠低於商品生產增長的幅度,黃金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商品流通需要.

在現代民主跟資本主義下, 黃金已經成為自由對換的商品, 在自由市場下, 其價值由供求決定, 而不是由王權去決定, 但很明顯市場也很認同其價值, 看下圖表, 過去30年, 黃金差不多是以複式增值, 我認為黃金比香港的樓更保值. 因為黃金的供應永遠都追不到供應需求,但香港的樓市卻有可能. 以前的的士佬說一有收入就買金, 現在的金價已經不能這樣了.

最後, 可以給大家看看今天買的一両金, 香港的一両是37.5克, 行內說是金粒, 買時我以為真的是一粒, 但原來両是跟5毫子差不多大, 當然重手很多. 黃金在低息高通脹才算保證, 老實說銀行的0.01%息, 不如買金!

*註: 一定是999k金金才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