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 Mr. Market Watch #8 $GME (上):哥斯拉大戰金剛

 


最後我都係一集拍唔晒, 今集整合時間線同幾位關鍵人物, 下集係一D技術問題同CNBC Scott Waper vs Chamath Palihapitiya既討論, 最後一集係我自己既睇法. 所謂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ot, 究竟3位花生友共花$30買既花生, 我可否提供到高於$30既娛樂性? 😌

今次所謂既「金融革命」, 帶住「angry mobs」, 「私了」, 「建制 vs 民主」等字眼, 對近幾年既香港有種似曾相識既感覺, 呢D是否美國特色? 會令市場有咩改變? 會否提升到政治層面, 我地都會一一討論, Here we go! 😎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 投資生涯 #14 如何估值股票 (下):計算內在價值


成個鐘既片返來啦. 今次簡單示範點計算出一間公司既內在價值, 當市場上大部份人仲係注意邊隻會升, 同升幾多, 價值投資者只尋找市場上被低估同被忽略既公司, 其他當花生食.

投資生涯第9集開始到14集, 由如何揀股票, 分析股票, 到估值股票, 係一個Mini-Series, 價值投資者根據自己能力不停重複呢個Loop, 最終達到財務自由.

投資從來沒有改變過, 企業既價值係來自佢一生可以生產到既現金, 估值就係結合會計計算既科學同商業理解既藝術, 推算出一間公司將來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既現金, 再折舊返今日既價錢, 就可以獲得佢今天既內在價值.

今集分析既例子, 係我地第9集找到既公司珩灣科技 (1523.HK) , 佢今日只有1.36億美元既市值, 可是2015-2019年已經生產了4000萬的現金流, 如果接受Warran Buffett對投資回報既定義, 而家我只可以揀買佢或Tesla, 無論風險同回報, 我都會揀珩灣科技而非市值已經8000億既Tesla.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理財KOL

Source: 理財個案|22歲月入17K、考慮靠6K月供3隻股票!目標每年收息12萬|龔成教室

有時真係好難理解呢D所謂既理財個案, 個觀眾問月入17K, 用6K月供股票, 目標收息12萬. 1分鐘已經計到出來.

盈富基金 (2800) 每年派息每股$0.75-$0.95, 拎$0.85做平均數, 年收12萬息需要持有 $120K / $0.85 = 141K股

以而家每股$29去計, 需要本金 141K股 x $29 = $400萬, 每月存6K買, 你需要682個月 = 57年, 而家22歲即係要存到79歲.

當然收入增加, 同用收息再投資可加速, 比你快一倍都要50歲, 可是股價會上升成本又會增加, 而息率是否追得上? 點解唔直接同佢講必須
  1. 增加生產能力 (收入)
  2. 增加投資能力 (息率)
雖然佢未必一定叫人上堂, 但用1分鐘時間刻畫基本現實, 好過寫完好似冇寫過咁, 但D大道理你又唔可以話講錯. 呢D係咪做KOL既代價定技巧?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股票市場的永恆數學


尋日睇完牙醫, 要遲幾日先出到片, 我個人唔算老, 但比較Old School, 所以呢幾日都會同大家睇下一D「廢老」既舊片.

John Bogle係Vanguard創辦人, 一生力推低成本既指數基金, 2019年1月已經逝世 (已成死老). 呢條舊片係佢2001年在華盛頓DC既國家記者俱樂部 (National Press Club), 以「大跌之後: 股票市場和共同基金的下一步是甚麼?(After the fall: What's next for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為題的一段節錄.

2001年科網泡沫剛剛爆破, 佢一開始直接指出佢一早預期市場會爆破, 但沒有想到這樣快. 這段節錄提出了他認為永恆不變既定律, 有興趣既必須睇片, 但我會寫幾個重點:

  1. 「市場回報」(Market Return) 由「投資回報」(Investment Return) 及「投機回報」(Speculative Return) 組成
    *個人註: 如果市場完全沒有投機活動, 投機回報是零, 也代表市場絕對有效, 市場回報 = 投資回報
  2. 「投資回報」由企業盈利增長及息率組成, 而「投機回報」是由投機者願意為每一蚊既盈利付出幾多錢.
    *個人註: 投機回報也代表市場情緒, 當市場情緒過份樂觀, 投機者願意以更高既價格買下一蚊既盈利
  3. 長期來看, 「市場回報」是由「投資回報」來決定, 例如過去40年 (1961-2001), 企業盈利增長及息率平均是11.2%, 股票市場回報剛好也是11.2%. 但短期來看, 「投機回報」可以是「市場回報」的增長動力.
  4. 佢舉例: 1961-1981年, 「投資回報」高達12%, 但市場悲觀氣氛令「投機回報」只有負4.5%, 結果 20年間「市場回報」只有7.5%. 反之由1981-2001年, 「投資回報」只有10%, 市場樂觀氣氛令「投機回報」卻有正5%, 結果後20年的企業盈利能力雖然低於前20年, 「市場回報」卻高達15%.
  5. 對P/E既「新演繹」: PE是投機/投資者在當下願意為每1蚊既盈利付出多少錢. 如當P/E是24, 其實是代表投機/投資者願意為每1蚊既盈利付出高達24蚊的價格, 反之當P/E下跌到8, 他們只願意付出8蚊.
  6. 佢用「投資的綠洲」(The Oasis of Investment) vs 「投機的蜃景」 (The Mirage of Speculation) 去決定股票市場任何時期既回報.
  7. 佢不認為未來10年 (2001-2011)可以維持15%的年回報, 假設未來10年「投資回報」有8%, 「投機回報」必須有7%, 這樣的P/E必須高達47, 佢不相信這是可能的.
    *個人註: 結果S&P 500在2001-2011年只升了38.39%, 平均年回報為3.84%
仲有不少重點我不想寫太長, 但這是真正大師同街坊股神既分別, 世界是不會變的, 當賺錢太容易的時候, 已看穿市場永恆定律既投資者必定會問, 今次真的不一樣嗎? 這個問題如同問人性過去5000年真的有變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不知股市幾時會大跌, 因為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 但美股P/E已經高達38, 我只可以講仲沉醉在2020的大牛市的市場參與者, 小心睇路.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Something of Value


Oaktree Capital既Howard Marks近來出既memo Something of Value在價值投資者圈中已經廣傳, 對其他大部份既「塘邊鶴」, 如果對價值投資有興趣, 除左只係聽人講重點, 自己應該花D時間睇原文一次.

Howard Marks對於價值投資既觀點對於而家新一代既投資者可能是一種衝擊, 但如果你投資時間夠長, 佢既觀點是refreshing, 但非新觀點, 特別在「解決」近10年「價值」vs「增長」既辯論上, 巴菲特在2001年股東大會已經解答過.

價值同增長是難以區分 (indistinguishable), 增長是價值方程式的一部分 (growth is part of the value equation), 從來沒有所謂既增長股或價值股, 增長通常對價值有正面影響, 但只在當現在投放資本, 以便將來獲得比現在利率更高的現金流既前提下.

反之佢提出一個經典既例子, 就係航空業, 航空業由存在果一刻開始已經未停止過增長, 但這種增長沒有帶來更大既收益, 這是增長為價值帶來壞的影響力.

過去10年主流不停以價值增長之名切割新舊經濟, 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 所謂「增長股」跑贏「價值股」是基於利率長期接近零, 所有人都將手上既錢投放入股市, 資金追捧所謂既「高息股」到一些有巨大影響力既「科技股」, 大眾不理企業是否賺錢, 只要回報高於零, 及幻想未來資金不會離開股市的前題下, 搬出增長兩字就是潮, 價值就是老土.

可是美好的時光不會永遠維持, 謹慎的投資者只重視企業的價值, 而非增長或股價, 因為當音樂椅停下來的時候, 永遠是價值投資者最快樂的時候.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 投資生涯 #13 如何估值股票 (中):三種真相


我改左個Title, 本來叫估值既藝術, 但覺得太造作, 而家叫三種真相. 今集我地會睇下要估值既一D前設, 同Neil deGrasse Tyson所講既三種真相如何套用在價值投資上.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All-in


係咪成日睇到有人All-in後「改寫命運」?我身邊都成日有人All-in改寫左命運,不過係輸到改寫命運。明天新片,如何估值股票 (中):估值的藝術
#allin8號仔
#allinHSBC
#allinBitcoin不過大跌8成後走左
#仲有allin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