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個股篇)


現代金融的好處是比一般人都可以自由運用以前只有專業人士才擁有的工具, 雖然很多人都不學去用, 或學的人最終發現所謂專業工具其實對投資毫無幫助. 當人把複雜的概念過份簡化到一兩個可讀指標, 不喜歡思索的大眾自然希望投資好似Tesla的車有自動導航, 按幾個制就安全到達目的地, 可惜金融世界非工程, 而是巨形的有機個體, 這就是「嘗試用錯誤的價值投資邏輯, 去證明價值投資已經過時」的意思. 上篇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大市篇) 討論了大市PE對價值投資者的意義, 今篇會分兩部份
  1. 坊間如何錯誤理解及運用PE作為估值工具
  2. 個股PE為何對價值投資者沒有太大意義
任何曾經自稱運用過「價值投資法」失敗的市場參與者, 最後無論成功自成一派如曹仁超, 日本CIS, 或失敗者如劉央, 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在「P/E還有用嗎?」一文中所提到的Youtube片內的邏輯一致. 邏輯是這樣的: 我曾經試過價值投資法, 買入便宜的股票, 結果股票愈來愈便宜, 有時我賣走被高估的股票, 結果股票再升到懷疑人生, 最後事實證明, 股票高估低估不重要, 甚至沒有所謂的價值, 市場永遠正確. 當我說這個邏輯錯誤其實是簡化了, 因為這種錯誤有幾個層次

1. 錯誤估值方法: 由於價值投資名氣過大, 令大部份人買股票都要「估」一下, 但用咩方法? 買入便宜是否真的便宜? 說被高估是用甚麼標準? 過去 (就算今日一樣) 最常用的就是直接睇PE, PE高低就是平貴, 最後引伸到PE已失效, 但PE本身在過去, 現在, 將來都同估值冇關. Nani?!!

2. 股價定論說: 「Amazon高PE時愈升愈有, 低PE時冇升過, 所以股票價值雖然能在理論上被計算, 現實卻經常失效.」先假設用正確的估值方法而非坊間流行的「偽估值」, 買入真正便宜的股票, 但短期股價可以同其價值完全沒有關係, 真正便宜股票可以便宜很長時間, 反之沒有價值的公司一樣可以升爆.

事實上巴菲特買入不少股票之後, 都是繼續下跌而被取笑, 就算Cathie Wood在2018年信心滿滿公開講Tesla的合理價是$4000! (當時只有$62 – 分拆後), 高登仔當日就叫佢「契媽」嗎? 當時不是啦, 幾時先「上契」? 沒有錯, 就是當ARKK升左好多果時. 因為市場上絕大部份人都不是價值的信徒, 而是價格的信徒. 買便宜貨沒有升 = 失效, 買貴貨照升 = 有效, 就算升左, 我升得高過你 (呢一刻) 都係我比你有效.

3. 大市平貴論: 如果用個股PE去估值是錯誤, 上篇你卻說大市PE有參考價值, 是不是代表你會根據市場PE去買賣股票? 或坊間有更直接講法: 「呢10年做價值投資者真的好難捱, 現在都很難找平貨」表面是同情, 背後實際上是慶幸自己沒有成為價值投資者, 要不是也賺不到這麼多錢, 到價值投資「有返效」時, 我再來找你 (笑).

首先, 這樣看法的人應該沒有真正去找過便宜貨 (也不需要, 全世界都在升). 大市平貴, 同個股平貴也可以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就算是今天大市PE高企時, 市場一樣有大量股票被嚴低估, 反之當大市PE低迷時, 很多股票仍然可以被高估. 當我說大市PE有參考價值, 不是說對買賣個股有參考價值 (對買賣指數ETF還是有的), 而是對身處既大環境有一種awareness, 可是投資個股是case by case的.

唔係wor, 上年3月大跌巴菲特都冇出手, 仲比人鬧咩「別人恐慌時冇貪婪」, 佢都覺得冇平野你會搵到? 這不是因為市場冇平貨, 而係佢既「困難」係太多錢, 2000億現金就算是S&P 500, 9成的股票已經不在他選股範圍內, 其餘的1成沒有吸引力, 但對於我呢D錢少既蛋散, 平貨實在太多.

上面所有原素, 沒有一樣野可以用來解釋另一樣野, 卻被錯誤理解價值投資的大眾炒埋一碟,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甚麼一般人用錯誤的觀點: PE是估值工具, 卻得出正確的結論: PE沒有用. 現在我們再來討論為甚麼個股PE同估值無關.

首先, 一開始我無法理解只關心股票在明天或未來1-2年會唔會升既人, 為甚麼要進行估值. 後來我開始明白, 因為人性中 (包括我) 進行非理性既行為前, 必須先用理性合理化, 而「PE估值法」就是將非理性的投機行為合理化的主要工具, 是否正確的工具根本不重要. 就算念「價值投資的咒語」1000次, 當股價上升時還是無法不心動, 這種心動分兩個層次, 第一個是「為甚麼一早不買多點?」, 第二個就是「唔知佢會升到幾高?」, 這是沒有得解釋的心理學, 叫Animal Spirit, 而這種力量是支配市場的力量. 所以咩PE, PB, 高估低估, 只在市場冷淡時值得討論, 當市場熾熱時, 咩估值已經失效, 冇人再睇呢D野, 仲估? 盡快趕上下一班快車好好大賺一筆好過.

這就是價值投資最困難的地方, Seth Klarman在2011年的訪問講: 「投資是經濟學和心理學的交集. 從經濟來看, 企業的估值不難. 從心理來看 - 以這個價格應該買多少, 應否等待更低的價格, 當世界看起來即將終結時你會怎麼做 - 這些事情更難 (Investing is the intersection of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The economics, the valuation of a business is not that hard. The psychology – how much do you buy at this price, do you wait for a lower price, what do you do when it looks like the world might end – Those things are harder).」
 

現在讓我們回歸到最初的問題「P/E還有用嗎?」 好了Calvin, 我真的想估值, 我真的想脫離對價格升跌的執著, 我想找尋企業的內在價值, 你告訴我為甚麼PE沒有用吧. 這樣的人真的極少, 就像Charlie Munger在股東大會上說: 「我們的方法是如此簡單有效, 很難想像為甚麼世界上這麼少人用.」但今次不是講如何估值, 對於PE為何沒有用這個問題, 巴菲特的答案比我的更好: 「諸如股息收益率, 市盈率或賬面價值, 甚至增長率之類的通用標準與估值無關, 除非它們能為企業現金流的數量和時間提供到線索 (Common yardsticks such as dividend yield, the ratio of price to earnings or to book value, and even growth rate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valuation except to the extent they provide clues to the amount and timing of cash flows into and from the business). 」

PE不可能提供到企業的經營情況, 未來的現金流量, 管理層能力或產品質素, PE只是一個指標, 顯示市場上今日投資/投機者願意為這間企業每$1的盈利, 付出多少的價格, 是甚麼原因令呢間公司既PE高低? 如果你有留意自己投資的企業, 應該已經有答案, 所以應該是有答案去解釋PE高低 (如有需要), 而非用PE去找尋答案, 而在絕多數情況下, 我看不到為甚麼一個投資者要去解釋佢投資果間企業PE數值.

所以對於「P/E還有用嗎?」這個問題, 答案是「P/E一直都沒有用」, 應反問: 「為甚麼覺得PE有用? 之前用PE來做甚麼?」當整個世界都告訴你, 要睇呢個果個, 人自自然然就覺得, 係wor, 我真係要睇下, 現在全世界都告訴你, 唔使再睇呢個果個, 又好似真係唔好再睇, 這也是Animal spirit. 巴菲特卻告訴我們: 「投資應該理性, we use our animal spirit somewhere else」邊到係somewhere else? 自己諗 😊

3 則留言:

  1. This gives me a veiw of PE from different angles.

    回覆刪除
  2. 大市PE比較有參考性,例如恆指PE.
    個股PE要基於經營模式,風格不變,資金對個股偏好不變,唔係老千股,咁似乎可以用PE比較一下歷史PE vs 股價.
    要贏錢都係要快人一步睇到真相,講就易,做就唔識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