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價值投資者不投資科技公司嗎?


— 故事背景


這是回歸拍Youtube片前關於價值投資最後一篇Blog, 討論一個價值投資界既「世紀懸案」, 就係價值投資者是否不投資科技公司? 呢單懸案不只長期在非價值投資者中流傳, 甚至連價值投資圈中都有極大分歧. 如果你有留意過任何價值投資相關既討論, 呢個問題必定長期在頭3位 (其餘兩位係如何估值同價值投資是否已死/失效). 但討論之前我地先睇下呢個問題係幾時開始.

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前, 美國最頂尖的「網絡大亨」趾高氣揚地在媒體吹捧互聯網將會如何改變世界及公司的無敵前景, 當時已經相當有名氣的巴菲特成為各大傳媒訪問的對象, 作為價值投資者的神級人物, 對於許多沒有盈利的科網股自然嗤之以鼻, 這班傲慢的新富內心也確定呢個「廢老」好快會消失.

其實看到當時股市的趨勢, 大部份人都選擇站在「明日之星」的一邊, 很多擁有實業的公司市值不停下跌, 反之任何貼上dot-com標籤的公司, 甚至只需公佈已擁有公司email, 股價就可以在一年翻幾倍. 到了1999年市場最瘋狂的時候, 連最堅定的價值投資基金都「頂唔順」買入科技公司, 一是來自投資者的壓力, 再不變陣錢都被提走要倒閉, 二是形勢實在對傳統產業不利. 最後結果我就不需再說, 今天這個故事仍在價值投資者中津津樂道.

獲得全面勝利的巴菲特的光環更加閃耀, 最令投資者佩服的, 不單是完全不懂科技的他, 卻完全看穿這個假象, 更是因為當全世界同市場環境彷彿已經證明佢錯左, 佢不單沒有「認錯」, 仲叫投資者唔鍾意可以走, 在雪球一書他如此說: 「我感覺就像在西斯廷教堂畫畫, 當人讚這是一幅漂亮的油畫我會很喜歡, 但如果有人說: 『你為甚麼不用多一點紅色代替藍色?』再見, 這是我的畫, 而我不在乎它賣多少錢.」這種謙遜但不失霸氣既態度, 絕對係所有男人夢寐以求既層次, 係型既最高境界.

之後10年就算Paypal, Google, Facebook等有巨大盈利的科技公司崛起, 都沒有改變他對科技公司的看法, 甚至成為Bill Gate的朋友後, 都沒有投資Microsoft, 明眼人看出他倆在股東大會的互動, 他對Bill Gate的影響遠高於Bill Gate對他的影響, 而佢對Bill Gate的信任則可由他將大部份財富捐比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看到.

雖然他後來有買過IBM (失敗左), 現在也大量持有Apple (非由他選股), 但坊間對價值投資者不投資科技公司印象深刻, 甚至部份傳統的價值投資者會為不投資科技公司而感到自豪. 可是如果你覺得今篇是解釋「為何價值投資者不應投資科技公司」就大錯特錯, 今篇的目的是讓

  • 坊間了解為何傳統價值投資者對科技公司不感興趣
  • 價值投資者了解應如何正確看待科技公司

對於非價值投資者, 觀點通常會在兩者之間, 前者以創新者自居, 完全輕視價值投資這種「已過時」的哲學, 他們認為所有舊經濟將會消失, 重要的是如Cathie Wood所講要企在「轉變中正確的一邊 (Right side of change)」.

後者則比較厚道, 他們認為舊經濟仍會存在甚至可以復甦, 可是不投資新經濟是「錯失機會 (Miss of opportunity)」, 他們會舉例如果巴菲特不是那麼固執, 一早投資Google, Facebook, Apple, Amazon甚至Tesla, 過去10年巴郡就不會跑輸大市了.

對於價值投資者, 意見都相當分歧, 老一輩嚴格遵守Ben Graham教誨的投資者, 仍對科技股的不可預測性相當抗拒, 零息率, 低盈利, 估值長期偏高, 極端的甚至仍沉醉在90年代, 認為每次改革都是科網泡沫的翻版, 買新經濟就代表投機.

而對出身於後互聯網年代相對年輕的價值投資者, 態度則比較曖昧, 由於市場上欠缺股神級的「新經濟價值投資者」可作參考, 無論DCF, 資產折舊, 盈利增長預測等傳統估值模型, 都無法正確反映出大部份科技股的內在價值, 加上難以理解的護城河, 令人根本找不到安全邊際. 當投資科技股時, 他們可能會嘗試「溝淡」傳統價值投資的味道, 基於尊重卻又不敢推返前人所建立的框架, 所以當Howard Marks提出Something of value看似切合現今環境的價值投資觀點, 他們內心都希望這是價值投資在新時代的轉機, 最少有「大佬」提出合理的更新版估值方法, 這樣就不需要再承受內心矛盾的煎熬, 或放棄價值投資的「舊信仰」.

 

— 傳統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科技公司


我不敢說我擁有解決以上問題的最佳方案, 但最少我有仔細思考過所有觀點而獲得令自己安心同合邏輯答案. 首先的確很多保守的價值投資者 (包括我) 都不喜歡投資科技公司, 主要有兩個原因

1. 不在能力圈範圍內: 可以想像到大多數價值投資者的刻板形象, 傳統商學院或工程出身, 對會計數字敏感, 令普通人相當痛苦的財務報表對他們來說簡直是食生菜, 可是一進入科技範圍就好似入了「結界」, 最接近的科技可能就是用Excel同Powerpoint, 只看財務報表完全不合理, 簡單來說就是「計唔到數」. 反之如果是Computer Science或IT出身, DNA已完全擁抱新科技, 叫他們看財務報表「不如一槍打死我」, 每日對住的是coding, reddit同internet meme, 內心追求的是改變未來, 偶像是Steve Jobs同Elon Musk而非巴菲特. 現實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能力在兩者之間遊走, 就是近幾年很多所謂的金融科技 (Fintech), 都是用金融包裝科技, 而非真正的融合. 

2. 沒有可預測性: 價值投資者其實相當「建制」, 例如希望找到可以永遠持有的偉大公司, 不喜歡改變, 但科技世界日新月異, 令保守的價值投資者理解為不可預測的風險. 這的確是事實, 90年代連Bill Gate自己都說無法看到5年後的Microsoft是否仲在生, Elon Musk在最低落時希望賣股份比Apple以獲取現金續命, 科技公司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故事經常聽到, 死後沒有下文的更多, 但有時最有信心的反而是這些公司的支持者, 連創辦人也無法確定的時候, 網上不難看到「宗教式狂熱」的支持者.

由於科技公司的失敗率是如此高, 而且利用大眾無知來吸水的「創科公司」屢見不鮮, 一隻創科基金起碼要投資100個以上的項目, 9成都預左失敗, 但只要有幾個項目成功, 其巨大回報將會填補所有損失. 令腎上腺素飆升的故事可能相當吸引, 但絕對不會是追求本金安全的價值投資者那杯茶.
 
所以在今日身處不冒險就是怕死, 社交主導的YOLO年代, 精於計算的價值投資者會被看成「老餅」同「Out晒」, 甚至是不了解科技之偉大的史前生物. 當然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仍然可以對此嗤之以鼻, 符合傳統估值模型的公司仍然有很多而且回報豐厚, 你跟我說你的新經濟升了100倍, 我跟你說我的舊經濟每年15%低風險回報更可取, 到大市PK時看看誰笑到最後. 可是對於傳統的價值投資者, 我認為仍有幾樣野可以令我們正確看待科技公司

 

— 價值投資者應如何正確看待科技公司


1. 了解投機與投資的界線: 每次當我聽到有人認為買入傳統估值甚高的科技公司就是投機, 最終熱潮會過去, 而愚蠢的大眾將會變得一無所有時, 就想起50年代一些深信美蘇最終會一戰的美國人, 他們會掘地下室再儲幾年糧食, 想像核戰來臨時沒有準備的普通人將化為灰塵, 而自己因準備充足可以生存下來. 可是不要笑, 當中有不少是經歷過二戰殘酷的老兵, 見證過原子彈的威力, 這種親身經歷是他們恐懼的來源, 當他們的孫子嘗試解釋蘇聯已經解了體, 他們也許會叫孫子趕快練習核爆演習多兩次.

對於理性的價值投資者, 其實他們是了解科技公司的風險, 因為兩個人就算買入同一間公司, 心態不同可以是投資與投機的巨大分別. 極端一點, 準確計算出勝率才入賭場的賭徒, 進行的不是賭博而是投資 (雖然不是價值投資), 反之你以遊客身份入場玩兩手, 表面上同專業賭徒的行為一樣, 但你卻是在進行毫無勝算的賭博.

近來看到Cathie Wood在2015的訪問, 其作風非常「反價值投資」, 買入沒有盈利的高科技公司, 現在又開太空ETF, 可是如果你有看她的選股方法, 其實非常「價值投資」, 她對價值的認知來自其研究團隊對科技的深入了解, 聽說ARKK的研究團隊沒有金融背景, 而是由醫生科學家博士等超專業人士組成, 毫不理會金融界常用的財務指標, 只在乎其投資公司所擁有的科技是否可在未來5 - 10年保持絕對優勢. 這些資源普通散戶望塵莫及, 也非常識範圍, 因為無知是最大風險, 一般人對高科技是無知, 而她是有知, 這樣一個散戶因崇拜Elon Musk而買入Tesla就是高風險的投機, 但她買入Tesla就是低風險的投資.


 
2. 了解能力圈的邊界: 很多價值投資者都知道能力圈的重要性, 但重點卻放在自己知到甚麼, 而不是不知道甚麼, 比起能力圈本身, 投資者更應看重能力圈的邊界, Charlie Munger如此說: 「 了解你的的能力圈, 並留在裡面. 這個圈的大小不太重要, 然而, 了解其邊界尤關重要 (Know your circle of competence, and stick within it. The size of that circle is not very important; knowing its boundaries, however, is vital).」另外他也說過: 「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比傑出更有用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is more useful than being brilliant).」很多投資者 (包括我) 雖然知到能力圈外是危險, 但在市場瘋狂時就算沒有走去出, 也在邊緣食花生, 定力不夠就覺得自己的能力圈擴大了可衝出去, 可是在短時間由不熟悉變熟悉真的可行嗎?

巴菲特在科網泡沫的成功, 以前我同大部份人一樣只看到佢既智慧同洞悉力, 但當在市場經驗增多時, 我更佩服他那種限制自己在能力圈內活動的定力, 要是你很出名又受萬人敬仰, 其實可以扮少少野打下擦邊球, 講下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等似是而非, 但又肯定受市場喜歡既話, 沒有成本又比人感覺「貼地」(事實係離地). 可是呢D「識做人」既世界仔手段非佢性格, 佢不單沒有走去邊緣食花生, 而是「無所事事」地在能力圈內等待屬於他的機會, 用香港潮語形容, 這是有霸氣地講: 「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

反之我對現今那些認為自己走在「時代尖端」的網民及所謂KOL, 這些科技是否真的在他們的能力圈內? 電池/太空/生物科技, 除非擁有博士學位或Elon Musk天才級自學能力, 世界上應只有少數人有能力理解, 但現在大量普通人自稱「知道自己做緊咩」, 我對此抱高度懷疑, 他們所謂的分析離不開感覺良好的吹噓, 最終可能只是追逐熱潮, 甚至連趨勢交易也不如, 不過現在這些主題「當炒」.

3. 認識時代背景: 聽故事必須了解時代背景, 如果不是就變成古人上身, 例如巴菲特不投資科技公司是因為

  • 2000年前的網絡公司根本沒有賺錢
  • 他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東西

但如果一間科技公司已有長期穩定的盈利, 也在你了解的範圍內, 對於巴菲特不應投資的公司, 對你來說就應該投資. 再進一步, 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身處的時代, 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爛時代, 連如此嚴謹的學者而且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在1929大股災下也幾乎破產, 所以當他1934年出版證券分析時, 是以極端保守的態度看待股票投資, 永不超於75%的股票分配, 假設公司明天會進行清盤, 估值以增長率為零作基礎, 我有時會想價值投資是否「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的產物. 如果你直接套用佢所身處環境的估值模型在今日使用, 你根本沒有可能找到一間公司符合佢既選股標準.

4. 遠離教條主義: 這讓我們回到這篇重點, 比起現今流行「宗教狂熱」的社交式投機, 我認為價值投資者中的「教條主義」傷害更大, 狂熱的人最終會清醒, 每次狂熱的參與者也不一樣, 可是死抱教條主義的價值投資者嚴守前人律例, 可以到死一刻仍以為自己站在投資的「道德高地」. 我們必須接受世界上沒有完人, 人是有限制的, 就是最偉大的投資者都受限於自己的能力圈及時代背景, Ben Graham雖為價值投資之父, 也受限於佢特殊的時代背景, 最終Charlie Munger將巴菲特由佢師傅既限制「拯救」出來, 由用便宜的價格買入一般企業, 轉為以一般的價格買入偉大企業. 今天進入新時代, 價值投資者也無需受限巴菲特的時代背景, 卻要嚴格遵守佢既投資原則.
 
Charlie Munger在2018 Yahoo Finance Influencer 訪問被問到是否認同Ted Weschler及Todd Combs (巴郡的投資經理人), 他回答沒有理會過他們做甚麼, 但要不是其中一位年輕的投資者引導他們, 也許巴郡不會買入Apple, 主持人再追問這是否代表巴郡改變了投資哲學? 因為你們被稱為價值投資者, 這 (不投資科技股) 是否不再是巴郡的核心原則, 定已經不重要? Charlie Munger沒有搬出甚麼方程式, 只回答: 「你必須記住在我們的思維方式中, 所有智慧型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 因為為甚麼你會購買一些不值所支付價格的東西? 而誰不喜歡用低於價值的價格買東西? (You got to remember that in our way of thinking all intelligent investment is value investment, because why would you want to buy something which wasn't worth as much as you were paying for us. And who wouldn't like buying something for less than it's worth).」
 


— 總結


這已經完美解答了這個「世紀懸案」, 價值投資非一條公式, 所謂歷久不衰是指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的投資原則, 而非一條如E=MC2的固定方程式. 這原則涵蓋所有投資, 不論高低科技新舊經濟的股票, 買樓買地買生意買藝術品一樣適用. 至於高科技公司如何估值, 拍完手上既Youtube後, 我會寫一篇「為何我沒有買入Tesla?」討論, 可先比個貼士, 公司的價值無法離開其擁有的盈利能力. 其實現在很多公司都非單純科技公司, 而是含有科技的品牌服務公司, 所以新舊經濟, 科技傳統已非黑白分明, 但希望這篇可以幫助到一些仍然不知如何正確看待科技股 (新經濟) 的傳統價值投資者, 我們在Youtube再見.

2021年2月19日 星期五

價值投資者不投資高PE的公司嗎?


農曆新年假寫完PE三部曲同2020基金報告, 準備投入返Youtube, 但最後想寫多兩篇Blog, 回應埋兩個坊間長期對價值投資誤解既問題.
  1. 價值投資者不投資高PE的公司
  2. 價值投資者不投資科技公司
其實無論係今年年頭在Youtube開始拍既價值投資101, 定農曆新年冇野做寫返Blog, 背後都只有一個動機, 就係希望令觀眾讀者清楚認識同正確理解咩係價值投資, 這包括

  • 清理坊間對價值投資既誤解
  • 清理價值投資者本身對價值投資既迷思
  • 更正一些以為自己係價值投資者, 但其實唔係既人
  • 更正一些認為自己不是價值投資者, 但其實係既人
  • 揭穿一些深知自己唔係價值投資者, 但仍用價值投資之名獲取利益既人

不少人覺得兩個其實是同一個問題, 例如科技公司的PE通常都很高, 而價值投資者不投資高PE的公司, 所以價值投資者不投資科技股. 但其實真正有認真思考過背後邏輯的人, 不難看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如果

  • 有間傳統 (所謂舊經濟) 公司的PE很高, 或
  • 有間科技 (所謂新經濟) 公司PE很低

價值投資者是否都一定不會投資? 定學坊間所謂咩都「兩者之間拎個平衡」, 或者要
 
  • 接受新時代已來, 而家個市PE係咁高, 價值投資已失效, 但將來可能復活
  • 價值投資者應該改革, 以前既價值同而家既價值唔同計法

對於前者, 如果讀者清楚理解在PE三部曲的結論, 就應該意識到仲問第一條問題既人, 仍然未能脫離「睇PE」既錯誤, 我在最後一篇引用巴菲特的答案總結: 「諸如股息收益率, 市盈率或賬面價值, 甚至增長率之類的通用標準與估值無關, 除非它們能為企業現金流的數量和時間提供到線索」

價值投資在乎的是公司生產現金的能力, 這同PE有點關係, 因為E就是其盈利能力, 太高PE通常被理解為其盈利能力不足支持現在的價格, 但是巴菲特清楚指出, PE沒有為我地提供任何關於企業現金流的數量和時間的線索, 所以PE沒有用. 我舉個例子:

A公司 (不需理會是否科技公司) 而家股價$10, 每股盈利為$0.1, PE是100倍, 坊間一般理解價值投資者一定唔會買, 因為太貴了, 如果A公司是科技公司, 坊間就會自行提出不知是否正確的理論去證明佢「貴得有道理」, 如果A公司係傳統公司, 坊間就會認為「唔好掂」, 呢間野好快死.

現在有位人兄, 手上有資料知到呢間公司未來5年, 每年每股盈利會有5倍既增長, 2021年每股盈利為$0.5, 2022年為$2.5… 2025年每股盈利將高達$312.5! 這樣今天雖然PE是100, 但$10實在平到喊, 佢決定訓身掃貨, 因為佢知唔使等到2025, 下一份業績報告一公佈每股盈利為$0.5, 股價已經唔會再係$10. 現在快速去到2025年, 公司A股價已經到$3000, 每股盈利如佢所料有$312.5, PE只有9.6, 那些扮價值投資既財演會唔會2025先同你講, 現在PE 9.6很平呀! 可是$10已掃貨既人兄已經放左大部份, 因為佢知道未來5年 (2025-2030), 公司A冇可能再有每年500%的增長.

如此簡單的例子, 正常IQ的人都可以看到, 以PE 100買入公司A的人兄絕對是一名價值投資者, 事實上由頭到尾佢毫不關心公司A的PE, 他關心的是這間公司有多大機會, 未來5年可以keep住有5倍的盈利能力, 如果佢有足夠資料同信心就會用力買下去, 反而關心PE的只會是那些對價值投資毫不了解的人.

很多科技公司其實就是公司A, 但更多科技公司扮公司A, 未來5年每年增長5倍只是吹出來吸水, 另一邊傳統公司也可以做到公司A既成績, 所以重點不是科技不科技, 新定舊經濟, PE高定低, 而係呢間公司有冇我作為價值投資者所關心既價值, 呢個價值就係創造盈利既能力, 希望呢篇可以幫助那些仍然受PE困擾既投資者. 下一篇我地會睇埋另一個迷思: 價值投資者是否不投資科技公司?

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個股篇)


現代金融的好處是比一般人都可以自由運用以前只有專業人士才擁有的工具, 雖然很多人都不學去用, 或學的人最終發現所謂專業工具其實對投資毫無幫助. 當人把複雜的概念過份簡化到一兩個可讀指標, 不喜歡思索的大眾自然希望投資好似Tesla的車有自動導航, 按幾個制就安全到達目的地, 可惜金融世界非工程, 而是巨形的有機個體, 這就是「嘗試用錯誤的價值投資邏輯, 去證明價值投資已經過時」的意思. 上篇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大市篇) 討論了大市PE對價值投資者的意義, 今篇會分兩部份
  1. 坊間如何錯誤理解及運用PE作為估值工具
  2. 個股PE為何對價值投資者沒有太大意義
任何曾經自稱運用過「價值投資法」失敗的市場參與者, 最後無論成功自成一派如曹仁超, 日本CIS, 或失敗者如劉央, 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在「P/E還有用嗎?」一文中所提到的Youtube片內的邏輯一致. 邏輯是這樣的: 我曾經試過價值投資法, 買入便宜的股票, 結果股票愈來愈便宜, 有時我賣走被高估的股票, 結果股票再升到懷疑人生, 最後事實證明, 股票高估低估不重要, 甚至沒有所謂的價值, 市場永遠正確. 當我說這個邏輯錯誤其實是簡化了, 因為這種錯誤有幾個層次

1. 錯誤估值方法: 由於價值投資名氣過大, 令大部份人買股票都要「估」一下, 但用咩方法? 買入便宜是否真的便宜? 說被高估是用甚麼標準? 過去 (就算今日一樣) 最常用的就是直接睇PE, PE高低就是平貴, 最後引伸到PE已失效, 但PE本身在過去, 現在, 將來都同估值冇關. Nani?!!

2. 股價定論說: 「Amazon高PE時愈升愈有, 低PE時冇升過, 所以股票價值雖然能在理論上被計算, 現實卻經常失效.」先假設用正確的估值方法而非坊間流行的「偽估值」, 買入真正便宜的股票, 但短期股價可以同其價值完全沒有關係, 真正便宜股票可以便宜很長時間, 反之沒有價值的公司一樣可以升爆.

事實上巴菲特買入不少股票之後, 都是繼續下跌而被取笑, 就算Cathie Wood在2018年信心滿滿公開講Tesla的合理價是$4000! (當時只有$62 – 分拆後), 高登仔當日就叫佢「契媽」嗎? 當時不是啦, 幾時先「上契」? 沒有錯, 就是當ARKK升左好多果時. 因為市場上絕大部份人都不是價值的信徒, 而是價格的信徒. 買便宜貨沒有升 = 失效, 買貴貨照升 = 有效, 就算升左, 我升得高過你 (呢一刻) 都係我比你有效.

3. 大市平貴論: 如果用個股PE去估值是錯誤, 上篇你卻說大市PE有參考價值, 是不是代表你會根據市場PE去買賣股票? 或坊間有更直接講法: 「呢10年做價值投資者真的好難捱, 現在都很難找平貨」表面是同情, 背後實際上是慶幸自己沒有成為價值投資者, 要不是也賺不到這麼多錢, 到價值投資「有返效」時, 我再來找你 (笑).

首先, 這樣看法的人應該沒有真正去找過便宜貨 (也不需要, 全世界都在升). 大市平貴, 同個股平貴也可以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就算是今天大市PE高企時, 市場一樣有大量股票被嚴低估, 反之當大市PE低迷時, 很多股票仍然可以被高估. 當我說大市PE有參考價值, 不是說對買賣個股有參考價值 (對買賣指數ETF還是有的), 而是對身處既大環境有一種awareness, 可是投資個股是case by case的.

唔係wor, 上年3月大跌巴菲特都冇出手, 仲比人鬧咩「別人恐慌時冇貪婪」, 佢都覺得冇平野你會搵到? 這不是因為市場冇平貨, 而係佢既「困難」係太多錢, 2000億現金就算是S&P 500, 9成的股票已經不在他選股範圍內, 其餘的1成沒有吸引力, 但對於我呢D錢少既蛋散, 平貨實在太多.

上面所有原素, 沒有一樣野可以用來解釋另一樣野, 卻被錯誤理解價值投資的大眾炒埋一碟,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甚麼一般人用錯誤的觀點: PE是估值工具, 卻得出正確的結論: PE沒有用. 現在我們再來討論為甚麼個股PE同估值無關.

首先, 一開始我無法理解只關心股票在明天或未來1-2年會唔會升既人, 為甚麼要進行估值. 後來我開始明白, 因為人性中 (包括我) 進行非理性既行為前, 必須先用理性合理化, 而「PE估值法」就是將非理性的投機行為合理化的主要工具, 是否正確的工具根本不重要. 就算念「價值投資的咒語」1000次, 當股價上升時還是無法不心動, 這種心動分兩個層次, 第一個是「為甚麼一早不買多點?」, 第二個就是「唔知佢會升到幾高?」, 這是沒有得解釋的心理學, 叫Animal Spirit, 而這種力量是支配市場的力量. 所以咩PE, PB, 高估低估, 只在市場冷淡時值得討論, 當市場熾熱時, 咩估值已經失效, 冇人再睇呢D野, 仲估? 盡快趕上下一班快車好好大賺一筆好過.

這就是價值投資最困難的地方, Seth Klarman在2011年的訪問講: 「投資是經濟學和心理學的交集. 從經濟來看, 企業的估值不難. 從心理來看 - 以這個價格應該買多少, 應否等待更低的價格, 當世界看起來即將終結時你會怎麼做 - 這些事情更難 (Investing is the intersection of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The economics, the valuation of a business is not that hard. The psychology – how much do you buy at this price, do you wait for a lower price, what do you do when it looks like the world might end – Those things are harder).」
 

現在讓我們回歸到最初的問題「P/E還有用嗎?」 好了Calvin, 我真的想估值, 我真的想脫離對價格升跌的執著, 我想找尋企業的內在價值, 你告訴我為甚麼PE沒有用吧. 這樣的人真的極少, 就像Charlie Munger在股東大會上說: 「我們的方法是如此簡單有效, 很難想像為甚麼世界上這麼少人用.」但今次不是講如何估值, 對於PE為何沒有用這個問題, 巴菲特的答案比我的更好: 「諸如股息收益率, 市盈率或賬面價值, 甚至增長率之類的通用標準與估值無關, 除非它們能為企業現金流的數量和時間提供到線索 (Common yardsticks such as dividend yield, the ratio of price to earnings or to book value, and even growth rate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valuation except to the extent they provide clues to the amount and timing of cash flows into and from the business). 」

PE不可能提供到企業的經營情況, 未來的現金流量, 管理層能力或產品質素, PE只是一個指標, 顯示市場上今日投資/投機者願意為這間企業每$1的盈利, 付出多少的價格, 是甚麼原因令呢間公司既PE高低? 如果你有留意自己投資的企業, 應該已經有答案, 所以應該是有答案去解釋PE高低 (如有需要), 而非用PE去找尋答案, 而在絕多數情況下, 我看不到為甚麼一個投資者要去解釋佢投資果間企業PE數值.

所以對於「P/E還有用嗎?」這個問題, 答案是「P/E一直都沒有用」, 應反問: 「為甚麼覺得PE有用? 之前用PE來做甚麼?」當整個世界都告訴你, 要睇呢個果個, 人自自然然就覺得, 係wor, 我真係要睇下, 現在全世界都告訴你, 唔使再睇呢個果個, 又好似真係唔好再睇, 這也是Animal spirit. 巴菲特卻告訴我們: 「投資應該理性, we use our animal spirit somewhere else」邊到係somewhere else? 自己諗 😊

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

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大市篇)

上一篇「P/E還有用嗎?」的結論是PE對價值投資者在個股投資的確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但在整體市場上, 卻有相當參考價值, 今篇我先提出大市PE有甚麼參考價值, 最後一篇才講個股PE為甚麼沒有參考價值.

初三去老婆家拜年, 大人傾計打牌打機, 小朋友玩玩具睇Youtube, 我就帶了本書同iPad去睇年報及寫Youtube片既Notes. 無意中睇到Youtube頻道The Swedish Investor一條上年既片, 叫Buffett’s 2017 Advice to Ambitious Investors (AGELESS), 其中一段提及用利率比較現在股市 (2017)是否貴既問題值得分享, 如有時間可以睇晒成條片, 但這篇我只討論關於PE問題.


S&P 500 PE 現在已達40, 比起歷史平均10-20的水平高出不少. 歷史中S&P 500 PE到達40水平只有兩次, 一次是00年的dot-com泡沫, 於2001年12月PE到頂46; 第二次就是08年金融海嘯, 於2009年5月PE到頂123. 兩次到頂只維持了2個月, 但如果以價錢睇, 指數分別在2000年3月及2007年10月已經到頂. 可見PE最高時指數處於低位, 而股災發生時PE不單「正常」, 甚至有點「低」. 所以股災是沒有得估, 更加不可以用PE去推測股災是否快到, 但為甚麼會這樣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 PE高低有兩個要素, 一個是價格 (Price), 一個是收益 (Earning). 一般理解高PE是因為投資/投機者願意以高價格買入低收益的企業, 或因為對未來收益充滿信心而付出溢價, 但很少人會睇, 高PE也可是低價格配合極低的收益. 公司A價格$10, 每股盈利$1, 同價格跌到得$1, 每股盈利只有$0.1, PE同樣是10. 股災之難以推測, 就是當市場最熾熱時, 市場對未來的信心是基於對企業盈利的過份樂觀, 但企業盈利是滯後的, 或可以被玩弄的, 當市場貪婪時, 大家都不介意被玩弄, 甚至希望被玩弄得愈久愈好.

股災發生其實就是有事前無法看到的原因迫市場一齊食「誠實豆沙包」, 當真相揭露時才發現原來之前企業的盈利是假象, 投資/投機者一直活在自己幻想中, 現實沒有想像中那樣美好, 就出現巴菲特所講既「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如果加埋經濟衰退令大量企業倒閉, 企業整體盈利出現新低, 就算股市指數已大跌, PE才會出現新高.

第二, 巴菲特也提過, 估值中利率就好似萬有引力, 如果利率不存在, 價值可以是無限, 反之如果利率極高, 會為價值帶來巨大引力 (Interest rates are like gravity in valuation. If interest rates are nothing, values can be almost infinite. If interest rates are extremely high, that's a huge gravitational pull on value). 


所以當我地知大市的PE是否高時, 我們不可以只比較過去, 而是要比較當時的利率. The Swedish Investor片中用了一個比喻, 9000KG的重量在地球是極重, 但去到月球就不是太重, 因為月球的重力同地球不同. 現在的大環境就好似大家都上了月球, 地球PE 40是相當高, 但在月球就一般般, 只要美國的政策令大家未來一段很長時間都留在月球, PE可以繼續上而不會出現股災. 可是事實上大家都心裡有數, 這樣不太可能永遠維持, 最終大家都是要返地球, 或只有少數人可以去火星, 但就可見的將來, 投資/投機者都希望留在低引力的月球愈久愈好, 所以每當FED維持減息政策, 或白宮推出刺激經濟政策, 最開心的不是一般國民, 而係股民.

我在另一篇「股票市場的永恆數學」用了John Bogle的說法: 「我不認為未來10年 (2001-2011)可以維持15%的年回報, 假設未來10年投資回報有8%, 投機回報必須有7%, 這樣的PE必須高達47, 我不相信這是可能的.」留言有讀者問: 「如果要支撐到美國 38倍的PE, 應該係點的狀況才是合理? 因為假設美股大跌完, 經濟活動只要不停, 佢未來不難發展多次今天的局面, 還是CALVIN您覺得美股38就是頂, 未來五十年都不可能出現將38變為正常的經濟環境呢?」我當時只回答:「我不是認為38倍的PE是頂, 沒有人知道頂在哪, 但我100%肯定這樣高既PE不可長期維持. 要不是P下跌去回歸合理的E, 就是E必須大幅提升回歸合理的P, 而歷史通常是前者.」這裡我可以比一個較詳細的說法.

首先股市長期來看是合理的, 短期不一定需要合理, 如果你拉長100-200年看, 利率平均是2%, 但如果問未來1-3年, 就沒有人講得準, 我只可以說極端的高低都不可長期維持, 最終要回歸平均值. 要長期支持到40以上的PE, 即是說投資/投機者長期願意付出$40買入$1的盈利, 或願意等40年才回本, 這當然不會是他們的願望, 他們希望的是明天企業盈利超越佢地既期望, 所以就算今日PE 40, 明天的價格最好繼續升, 盈利要升更多, 這樣PE可以維持高企, 或有所下降, 才令我今天看似貴的股票, 其實是便宜貨.

另一方面資產不只有股票, 股票是有風險資產, 當我地看到無風險資產 – 美國30年國債回報也只有1.6%時, 連最保守的投資者也會放錢入股市放手一搏. 這是為甚麼美國QE不停印銀紙, 卻沒有出現惡性通脹 (hyperinflation), 因為這些「通脹」都脹到資產裡去, 當無風險資產接近無回報, 最後都衝入股市及樓市.

所以大市的PE要繼續高企, 首先大市 (Price) 不會出現大跌, 要達到呢個情況, 零息環境是最大前題, 之後就是企業最好真的交到貨 (特別是S&P 500最大果5間), 以證明大家的期望不是幻想, 現在預測的盈利增長不是假象, 不會出現退潮, 就算退潮大家都起碼有著底褲, 而這幾樣因素必須完美結合, 老實講這讓我想起Mission Impossible, 但Mission Impossible是有可能成功的 (電影中).

這就是為甚麼我認為大市PE在整體市場上有相當參考價值, 但必須透過了解是甚麼因素達至今日的PE, 而不是只看一個數字, 這可以令價值投資者理解到現在身處甚麼的環境, 而不會好似「大時代」咁只會大叫升! 升! 升! 升! 升!. 下一篇: 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個股篇) , 將會解釋點解價值投資者 (起碼我自己) 唔會睇PE投資.

P/E還有用嗎?


市盈率 (Price-to-Earning Ratio 簡稱PE), 如果你是投資初哥, 第一個會被告知既估值指標必定係市盈率, 其流行程度就好似一講香港電影, 如果唔知周星馳係邊個, 必定會比人狠狠鄙視, 而你對「無里頭」既理解將會是有幾理解香港電影的重要指標. 可是這裡的讀者應該沒有可能不知市盈率是甚麼, 所以我就不浪費字數解釋直入主題 (個人比較懶). 坊間經常引用市盈率, 舉兩個常見例子:
  1. 個股PE代表股票貴定平, 但對新經濟沒有代表性
  2. 大市PE代表大市貴定平, 但在新時代沒有代表性
這樣就好似周星馳做左政協後, 人們對他的記憶留在80-90年代, 而家再講已經過氣, 但又會成日拎返佢D舊笑話出來笑, 因為實在太經典.

今次要講既係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 坊間對價值投資既理解, 就算對大原則沒有誤解, 本質也極其膚淺, 如果狠一點, 我會說很多人嘗試用錯誤的價值投資邏輯, 去證明價值投資已經過時. 例如2021年大部人仍然認為價值投資就是看PE, PB, 股息收益率. 或華爾街把股票分為價值股及增長股, 比較兩者過去多年既回報. 但我們先看看坊間說法.


為找資料, 我在Youtube Search市盈率三隻字, 第一條片就是叫「拆解市盈率陷阱!PE原來是這樣用才有效|股票教學|股票入門|超績投資客 J Law」. 片內佢先簡單解釋PE是甚麼, 之後提出兩個例子證明PE是陷阱, 第一個例子是Amazon, 2017年1月到5月, PE由153升到187, 股價由$750升到$1000, 之後PE再升穿300, 股價照升到$1200. 到2019年頭, PE下跌到低於100, 可是成年股價只是橫行. 第二個碧桂園 (2007.HK) 例子邏輯都是一樣, 如果你在2017年其PE處於10以上時買, 股價可以愈升愈有, 但如果在2018年PE處於10以下, 傳統學說認為相對便宜時買入, 2年股價只是反覆上落. 所以佢既結論係
  • 不要用歷史市盈率判斷股票平定貴
  • 預期市盈率具主觀性, 沒有人可以拿捏到準確數字
  • 股票價值雖然能在理論上被計算, 現實卻經常失效
最後他自稱不是純技術派, 也會看「基本因素」, 但不是一般人既基本因素如PE, PB, PEG及年報Balance Sheet等等 (好奇對他來說咩係基本因素). 片是2020年4月拍, 已有接近10萬View數, 4200個Like, 證明佢既論點「點醒」左唔少人.

用PE高低作為買賣決定, 高可以再升, 低可以再跌, 後互聯網時代公司PE可以高達1000, 其實Amazon在2012年9月PE高達3600, 當時股價只是$254. 再極端點如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因為負盈利根本沒有PE, 但股價在2019年12月還是由$7升到$10. 這種結論不單在香港, 在世界任何地方特別美國也有大量類似結論, 而且有事實印證. 如果你剛剛學投資, 才知道甚麼是市盈率, 聽完以上市場上「老手」看似無械可擊的結論, 立時會覺得10分鐘已經逃離新手層次, 多謝告之.

可是聽Calvin你既語氣, 好似又唔係好認同wor, 你應該仲會睇PE去投資了吧? 價值投資者不是喜歡買被低估既便宜貨嗎? PE應該都有些參考價值吧? Yes and No, 我先賣個關子, 下一篇「價值投資者如何看待市盈率」我會用PE來解釋上面結論邏輯上有咩錯誤.

事實上PE對價值投資者在個股投資的確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但在整體市場上, 卻有相當參考價值. 用返上面周星馳既例子, 佢既電影對現在香港整體電影市場有參考價值, 但用佢既電影來比較香港現在的單獨電影, 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如果讀者有咩想法, 或想估下我會點睇PE, 歡迎在下面或facebook link留言.

PE三部曲: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少年股神… again

 


近來很多人都應該看過的新聞, 韓國一名12歲男童去年買股票大賺43%, 現在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收看財金新聞, 並夢想成為下一個「股神」巴菲特. 可能你以為我一定講「少年股神」出現代表股災就快到, 或講「少年你太年輕了, 你以為股市真的那樣容易賺錢?」但今日想講既其實兩者都不是.

先看看留言, 香港人聽到這些新聞, 離不開「上年43%都拎出來講?」, 「輸錢皆因贏錢起」, 「牛市個個係股神」, 當然最多是上面已提過的「少年股神出現就離股災不遠矣」.

如果你睇我既Youtube夠耐, 應該感受到大部份時間我都是對火熱板塊高度懷疑, 經常批評大眾無知, 專家自以為事, 市場過份樂觀, 自稱價值投資者不夠堅持, 不容易讚賞人, 看法負面, 甚至有厭世傾向, 成日扮「眾人皆睡我獨醒」, 所以「少年股神」出現應該免不了取笑一番.

可是正因絕大部份時間, 我跟大眾看法是如此不同, 當大眾把他看為負面新聞, 我卻沒有這樣的感覺. 這不是為了標奇立異為反而反, 而是性格對亞洲觀點有點格格不入.

首先, 亞洲文化不太喜歡別人獲利, 別人贏錢有甚麼不好? 又不是輸在你身上, 所以就算是投資哲學不相同, 別人賺錢只要是合法同正路, 絕對是好事不是壞事. 在牛市賺錢易是事實, 但賺錢就是賺錢, 就算是投機, 袋了的錢永遠沒有錯, 也不是不道德, 只是在價值投資者眼中, 投機無法長期成功, 所以價值投資重視的是一致性 (Consistency)及可預測性 (Predictability), 而不是一次獲利多少. 但如果有人賺了錢, 不論是因為投資, 投機, 或運氣, 都應該用good for you既開心態度來看, 就是不認同他的手法, 最多加多句but not for me.

第二, 亞洲文化喜歡比較, 一位小朋友不論甚麼方法賺了43%, 可能比不上出名的基金經理/ 投資者 / 投機者甚至大市, 但回報實在不錯. 批評者可能自己賺了幾倍, 或其實自己根本冇參與市場, 只係拎佢同市場最勁果班人比, 但背後意思是明顯的,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反之有些父母可能會變成「看看別人的小朋友多厲害? 12歲就賺大錢, 你在家日日都唔知做咩!」, 甚至跟隊迫自己的小朋友學投資, 要不是就趕不上人家了.

最後, 亞洲文化對小孩不友善, 中國人認為讚得太多會令小朋友「驕傲」, 所以要批評多D, 考90分都要想在哪裡失去10分, 小朋友做得好是因為父母有錢, 小朋友你唔好咁天真世界很殘酷的, 小朋友要比D打擊佢, 但一犯錯就扮好人為他承擔責任, 用「他只是小孩」推卸佢應該要承擔的責任. 西方文化對待小孩可以講是相反, 鼓勵獎勵主導 (除非真係串到黑人憎), 比佢犯錯再自我修正, 對小朋友的容錯率是很高的, 直到成熟社會自然會迫佢減少犯錯, 但一犯錯就要自己承擔責任. 所以亞洲教育是希望小孩在「假設的現實世界」中成長, 而西方教育是希望小孩在「真正的現實世界」中成長.

市場是現實而非理論, 就算下一年佢輸返晒, 12歲已擁有一些甚至連商學院大學生都沒有的實戰經驗, 我看不到有甚麼不好處. 說甚麼「太細個就賺快錢唔好呀」「輸錢皆因贏錢起害左佢呀」, 我只想到這些人為甚麼突然咁關心別人的小朋友成長同未來, 好似係自己親生仔一樣, 如果佢大果真的成了韓國巴菲特, 是不是就變了12歲的天才拍套記錄片? 要說巴菲特也是11歲第一次買股票, 雖然當時完全唔知自己做緊咩.

可是這個故事是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呢? 當然不是, 首先這位權俊 (音譯)小朋友「因為相信電視上專家說的, 這是個十年一見的機會.」但他又說「巴菲特是他的楷模; 比起短期當沖, 他更希望能長期持有投資部位10至20年, 讓獲利最大化.」我看不出這是一種有力的分析或有任何估值計算在內, 當然也可能一般報張不會考核他的選股原因, 最後那43%可能只是亂點大市幾隻龍頭. 這樣他的投資未來就要看當他大個有思想時, 走的是哪條路, 接受甚麼類型的訓練, 但更大機會是這只是一次上新聞的機會.

另外他的母親也表示: 「現在這個時代,大學文憑是否還那麼重要」擔心就算給兒子接受好的學校教育, 也無法幫助兒子對抗日益減少的工作機會. 路透社指出這股風潮興起, 主要是股市吸引了對教育系統幻滅的南韓家長, 也是代表他只是其中一位「少年股神」, 也許有比他更細個賺得更多的沒有被報導. 老實講這是最令人感覺不舒服的地方, 他的母親把股市看成是教育的「替代品」, 這樣既不尊重投資, 也不尊重教育. 投資是高階教育, 而教育也是高階投資, 如果父母因為子女在股市賺到錢, 認為不讀書也沒有大不了, 這是雙重錯誤.

老實講我自己沒有投資美股同科技股, 恆指在亞洲市場大大落後, 2020年我既基金連20%也賺不到, 12歲既小朋友都跑唔贏, 是不是應該自卑? Sorry當然唔會, 因為投資是一個生涯, 而不是一年比賽, 贏一年的人可能只贏到果一年, 但佢卻可能會講成世, 就好似維園阿伯日日想當年. 2010年大市只升了5%, 我卻賺了26%, 2015年大市下跌了-7%, 我的基金反升12.2%, 2018年大市跌-13.6%, 我的基金仍有2.5%的升幅. 價值投資的特性就是市場瘋狂時低調, 市場低調時崛起, 市場絕望時才發光. 但不論市場如何, 打敗大市只是副產品, 實行投資決定時不會同其他人甚至市場比較.

Source: 韓國12歲童去年股市賺43%夢想成下一個巴菲特 家長因一理由支持

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

恭喜發財… not again


由於開左會員頻道有幾舊水「人工」收, 我已當Youtube係工作一部份, 所以放假真係放假, 停工唔拍片住 (呢個藉口OK嗎?), 不過今年少左拜年, 可以在家打下字.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 我很少恭喜人發財同心想事成, 因為發財未必係一件好事, 有時在錯既時間發財, 或比錯既人發財, 帶來既係災難而非祝福.

如果你在戰爭或災難時發財, 社會聲譽可能狼藉, 就算你為人正直, 愛國愛民不發死人財, 無知大眾的閑言閑語也在所難免. 或你是生於中國動盪之時的富翁地主, 財富往往招來殺生之禍. 我阿爺在文革時也算是小地主, 幸好身處落後鄉村而非熱點, 命是拾回來, 但地是永遠都拿不回. 所以英文有句叫:「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意思小心許願, 因為自己既願望未必同自己既期望一樣咁美好.

可是華人文化是如此推崇發財, 財神名冊眾多, 由《封神演義》中被紂王剖心而死的商朝忠臣比干,到傳說彌勒佛化身為布袋和尚, 甚至我在投資片提過的春秋楚國政治家/ 軍事家/ 經濟學家/ 商人范蠡. 華人內心是多麼渴望發達, 但奇怪的是, 在中國歷史中的任何時期, 商人的形象都是負面的, 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有中國那麼大的仇富比率, 普遍認為有錢人就是奸商, 賺得多是因為做得多「陰騭事」, 我沒有發達只係因為我是「一個好人」, 不屑弄髒自己雙手, 如我肯? 一早發左 (香港獨有既其實唔難文化). 如果身邊有熟人是富豪, 總是希望有點「帶挈」, 不認識的富豪九成都是PK, 除非他學外國那一兩個富豪捐出九成身家. 這是華人眾多自我矛盾的文化之一.

中國人說小富由儉, 大富由天, 由於沒有人只希望成為小富, 所以一直希望用命理, 風水陣, 積福等迷信「buff」自己的運, 運就是天意, 天意不能改, 但天意不如人意時又不甘心, 就要改信「只有我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新宗教. 可是要知這是另一種迷信, 因為當一個人說: 「所有人都不可信, 只有自己才可信」, 他往往沒有把自己算是一個人, 而是把自己當成上帝了. 這是華人眾多自我矛盾的文化之二.

近100年西方的現代金融改革, 將普通人發財的機會大大提升. 由人類有文明以來直到100年前, 高收入人士一直都只屬於財主地主, 或簡稱「資產擁有者」. 你擁有牛, 羊, 地, 奴隸這些資產, 高資產帶來高生產力, 高生產帶來高收入, 如果你不是出生於貴族之家, 或沒有生意頭腦, 你的一生就必須為這些國王或「資本家」賣命. 可是現代金融帶來全球化, 專業化, 教育普遍化, 高收入的現代人不一定須要擁有實質資產 (或專業知識已成現代資產), 醫生, 律師, 企業CEO可以完全沒有資產也可以成為高薪一族 (看看香港特首).

可是你認為現代金融可以改變華人5000年文化, 要不是把中國人看得太低就是把現代金融看得太高. 商人不高尚但都要做, 只是因為古代這是唯一致富的可能, 要不是生於朝廷擁有龍的血統, 權力與財富唾手可得, 就必須從商. 但現代不同了, 專業人士不單可以致富, 面子及社會地位上比商人更好, 結果就成西方甚至東方電影中對亞洲父母的刻板形象, 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個成為醫生, 律師, 工程師, CEO, 說到底都是要發財.

但最近20年因互聯網的崛起, 發財連專業知識也不需要了. 20年前沒有人能想像, 一個6歲小朋友在Youtube拆玩具, 可為家庭帶來千萬美元的收入, 但玩具商還是十分樂意付出這個看似天文數字的價格, 因為他帶來的經濟效益以數十億計. 國內所謂的帶貨直播,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 一晚可帶來過億的營業額. 以前父母認為子女打機是浪費時間, 現在一個18歲的電競選手, 一被名隊簽下, 幾年內的收入加贊助, 分分鐘高過一位醫生或律師整個生涯的收入總和, 只要成功的機率夠高, 這一代的父母就不介意自己下一代進入這些事業.

諷刺的是, 現代金融是「邪惡」的資本主義產物, 現代中國一方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 一方享受資本主義的好處, 一方投訴美國霸權, 自己卻用iPhone投資美股, 這種自我矛盾可比反中的香港人堅決抵制中國貨, 去Amazon買回來一樣是中國製造的產品. 這是中國人眾多自我矛盾的文化中, 新加入的現代成員. 可是在發財面前, 矛盾太不重要.

說得發財這樣難聽, 麥加文你是否這樣清高不想發財? 這樣是看發財的定義了, 我對發財的定義是足夠生活, 因為慾望是可以無限, 近來股票市場火熱, 你認為有人會覺得升夠了嗎? 不會, 因為永遠是不會夠的. 有個朋友在投行做HR, 看到2008年前最頂尖的投行高層, 一年只計花紅都以億計, 在金融世界一千幾百萬都猶如垃圾, 一個普通散戶覺得如果股票升到1000萬就心滿意足了. 我保證你不會, 當你有1000萬才看到, 自己是如何的「窮」, 在香港只買到小屋一間, 買公司? 沒有10億8億門也不開比你. 很多人奇怪, 陳振聰種生機種了幾十億, 收手不就好了, 幾世也花不完, 後來有另一個朋友同我講, 以前佢冇幾十億不入上流, 以為幾十億很多, 但當有了幾十億入了上流之門, 才發現幾十億是沒有人理會的, 這類內心以錢為中心的人, 哪有不再貪之理?

所以財是要發, 但不需發過豬頭 (今年係牛頭), 發到足夠生活就好了. 可是快樂同健康, 只有upside沒有downside, 祝人這兩樣真係必贏的.